日期

ABS交易结构中设有一系列的日期定义,涵盖基础资产的封包、回款归集、转付、循环购买、计息、兑付等一系列操作流程。其中与交易价格计算直接相关的主要涉及回款归集、计息和兑付。

回收款归集日/计算日(R日)

归集和计算基础资产回款的日期,一般固定频率,常见于月末、季末。一些消金ABS会设置更高的归集频率来保障资产循环效率(最快按日归集)。

读者可能注意到,现金流模型中的需要用到的期限跟归集日并无直接关联。但在特定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人工计算调整基础资产的现金回收情况,此时归集日作为资产端现金流的划分标尺,也需出现在测算底稿中。

兑付日(T日)

兑付日指登记托管机构向证券持有人兑付本息的日期。兑付日的定义可从设计理念上分为两类:直接型和间接型。

直接型

直接型设计,是指交易文本中直接约定了兑付日期,例如:

支付日: 系指每个公历月的第26日,但如果该日不是“工作日”,则为该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第一个“支付日”应为2022年3月26日。

这类设计简单明了,在计算中也通常不会引起任何歧义,只涉及节假日的计算。但需注意:大多数项目采用节假日顺延规则,但仍有少量项目采用提前至前一工作日兑付的设计。

间接型

间接型设计,是指交易文本中未直接约定兑付日期,而需要通过一定的计算规则得到,例如:

兑付日: 就专项计划项下每次向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进行分配而言, 系指登记托管机构向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实际兑付其分配款项之日, 为计算日后的第10个工作日( R+10工作日) 及预期到期日, 该日若为非工作日, 则为该日后的下一个工作日。 其中, 第一个兑付日为2024年9月26日。

这类设计以归集日R日为基准,锚定了现金流归集、转付、核算、兑付等一系列时间节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于紧密的时间安排并不总能成功,以下是一例特殊情形:

计息期

对于绝大多数项目,计息日=兑付日,一个计息期间即为两个兑付日之间的间隔。但需要注意,在特殊情况下,计息日和兑付日可能出现错位。

以下是两例特殊情形:

一旦出现计息日≠支付日的情况,现金流测算中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以免出现计算偏差。

权益登记日

权益登记日,是指临近兑付时,登记托管机构按持有人名册登记收益分配权的日期,常见为兑付日前一工作日(即T-1日)。其中,信贷ABS、企业ABS和ABN的登记托管机构分别为中债登、中证登和上海清算所,规则有细微差别。

以下为权益登记日的常见定义:

权益登记日: 系指管理人公告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收益分配信息通知中所确定的在登记托管机构登记在册的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享有的收益分配权之日,即当期兑付日前的第1个工作日(T-1日)。权益登记日的具体日期以管理人届时公告的为准。

因此,若交易日临近兑付日,可能存在本次兑息的账户归属不确定的情形,此时最简单的选择是避开,放在兑付后交易。如必须交易,最好提前找管理人/主承销商拿到兑付文件,并确定具体细节。